新聞 | 津抖雲 | 財經 | 體育 | 時尚 | 地產 | IT | 健康 | 環保 | 濱海 | 保稅 | 旅游 | 天視 | 婚嫁 | 家電 | 訪談 培訓 | 不良信息舉報
京津冀 |民生| 好人 | 理財 | 泰達 | 文娛 | 汽車 | 家居 | 安監 | 教育 | 親子 | 紅橋 | 高新 | 電臺 | 房管 | 發布系統 |二手房 天津通

"津雲"客戶端
首頁 旅遊資訊 周邊遊 國內遊 出境遊 旅遊票務 旅遊論壇 航空 酒店 神州大地 環球博覽 戶外激情 特別策劃 旅遊視頻 美圖欣賞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旅游  >  資訊  >  行業關注
 
 
李金早:開闢新常態下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新天地
http://www.enorth.com.cn
來源: 人民網-旅游頻道  作者:佚名  2015-01-28 13:51:11  編輯:徐美虹

  人民網北京1月27日電國家旅游局官方網站昨日發布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開闢新常態下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新天地—2015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工作報告》,以下為報告全文: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4年全國旅游業發展情況,分析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業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月8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家旅游局工作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這是對我們的鼓勵、鞭策。1月12日,汪洋副總理聽取國家旅游局工作匯報後及在當天下午主持召開的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隨後又專門作出批示,對我們旅游戰線給予了鼓勵,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紮紮實實做好工作。

  現在,我代表國家旅游局講三個方面的情況。

  一、2014年全國旅游工作和旅游業發展情況

  2014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新形勢,旅游全行業積極努力,旅游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旅游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全國人大開展《旅游法》執法檢查,推動了《旅游法》的貫徹落實。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乾意見》(國發〔2014〕31號),提出了新時期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方向和任務。國務院成立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創新了協調商議旅游業改革發展重大問題的機制。與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共同開展提昇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質宣傳活動,營造文明旅游社會氛圍。各省區市深入貫徹落實國發31號文件,強化了旅游統籌協調機制,海南、北京、雲南、江西、廣西、西藏六個省區市先後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海南、雲南、上海等地修訂了旅游條例。山東、浙江、甘肅、安徽等省先後出臺貫徹落實國發31號文的政策文件。旅游綜合改革深入推進,共有十個市縣開展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

  (二)旅游品牌開發持續推進。落實中國『智慧旅游年』各項工作。實施美麗鄉村富民工程,七部門聯合發文在全國挑選出6130個重點扶持村開展鄉村旅游扶貧,與扶貧辦共同推進旅游扶貧試點工作。實施中國旅游商品品牌提昇工程,舉辦『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和『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投入4億元旅游發展基金支持新建改建約40萬個景區停車位,投入1.5億元貸款貼息支持90多個旅游項目轉型昇級。與國家開發銀行聯合推出135個中國旅游投資優選項目,在全國投資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實際完成旅游投資約7053億元,同比增長32%。推動全國紅色旅游二期規劃落實,廣泛開展紅色旅游系列主題活動。全年鄉村旅游新增收入400億元,新增就業約20萬人,帶動超過3300萬農民受益,新增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36個,新增5A級旅游景區9家,目前全國5A級旅游景區總數達184家。

  (三)旅游管理和服務繼續加強。貫徹《旅游法》,開展治理旅游市場秩序自查自糾。探索依靠市場主體開展市場監督的有效方式,分區域、針對性地開展治理旅游市場秩序行動。持續推進旅游標准化工作,發布10項旅游行業標准,啟動第三批標准化試點。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邊境旅游項目許可,下放外資旅行社設立審批、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4A級景區評定。在全國開展『尋找最美導游』活動,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以導游援藏和旅游人纔援藏、援疆為重點,開展西部旅游人纔援助。完成旅游行政乾部培訓和旅游業青年專家遴選,推動旅游職業教育改革。全行業積極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化各項整改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全行業的作風轉變。

  (四)旅游開放合作繼續進行。舉辦第八屆APEC旅游部長會議並發布《澳門宣言》。舉辦2014年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和第14屆世界旅游旅行大會。設立中國—中東歐旅游促進機構與旅游企業聯合會協調中心。制定外國人入境旅游市場中長期發展規劃。實施『美麗中國』全球統一品牌戰略。推進大湄公河、大圖們江次區域旅游合作。新增上海自貿區地中海郵輪旅行社作為試點經營出境游業務的外資社,廣東省開放5家港澳獨資旅行社經營內地居民赴境外團隊旅游業務。開放太原等10個城市赴臺個人游,增加第六批赴臺游組團社。進一步簡化赴臺團隊游手續,取消個人游城市赴臺團隊發票查驗。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累計突破千萬人次大關。以第十七屆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和第六屆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圓桌會議為平臺,深化兩岸旅游合作,繼續完善海旅會和臺旅會磋商機制。到2014年底,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達151個。

  在旅游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旅游業實現平穩增長。預計國內旅游36億人次,增長10%;入境旅游1.28億人次,下降1%;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大關,達到1.09億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約3.25萬億元,增長11%。

  2014年旅游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是全國各地、業內業外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與境外同行有效合作的結果。邵琪偉同志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堅持改革開放,精心組織、努力推進,為旅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王志發同志求真務實、勇於克難攻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旅游業發展仍然面臨許多嚴峻挑戰,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旅游市場秩序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有些地方旅游市場亂象叢生,甚至存在黑惡勢力的影響,人民群眾對此反應強烈。旅游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國家和民族的形象。旅游廁所還達不到游客的要求,與國際標准還有很大差距,髒、亂、差的現象仍然存在。旅游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各級政府對旅游業的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促進旅游產業的抓手不多。旅游涉外糾紛日益增加,旅游外交在機遇千載難逢的大勢下,挑戰也在增多。我國擁有龐大的入出境旅游市場規模,但還沒有相應的國際話語權。旅游管理體制不順,『小馬拉大車』的矛盾還比較突出。旅游部門和旅游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很低,遠遠不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旅游基礎研究薄弱、旅游統計嚴重滯後、旅游人纔支橕不足等問題也很突出。這都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二、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2015年不同尋常,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十二五』收官、謀劃『十三五』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轉承之年。『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要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旅游業,就需要以更長的時間跨度去觀察、分析和把握。

  (一)過去35年回顧和未來35年展望

  1.過去35年,我國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從短缺型旅游發展中國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國的歷史性跨越。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旅游已經從少數人的奢侈品發展為大眾化的消費,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國內旅游從1984年約2億人次到2014年的36億人次,增長了17倍。國民人均出游從1984年的0.2次到2014年的2.6次,增長12倍。中國的旅游消費能力快速增長,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中國游客的足跡遍布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國。縱觀世界旅游發展史,英國17世紀60年代上流社會開始泛歐旅行,19世紀40年代旅游業興起,20世紀初纔逐漸成為大眾參與的活動,這一轉變歷時長達近250年。從1850到1915年,旅游也只是美國中高階層的活動;隨著鐵路運輸的發展,短途旅行大量湧現,促進了旅行代理商、鐵路旅客部門、旅行手冊印刷商、旅行作家的大量出現,直至二戰之後美國纔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旅游。這一過程經歷了近一個世紀。與之相較,我們35年走過的歷程,英國用了近250年,美國用了近一個世紀。我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讓如此大規模的人分享旅游生活,可謂舉世罕見。當然,這也是由於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所決定的。

  ——旅游業已經從外事接待型的事業,發展成為全民參與就業創業的民生產業。旅游就業容量大、帶動能力強、層次豐富、類型多樣、方式靈活、前景廣闊。旅游既有大量低門檻的就業,適合農民、婦女、農民工、下崗職工、畢業生、低收入人群就業,又有大量的創業機會,適合不同類型的高層次人纔創業,也適合大學生和返鄉農民工創業。旅游業由原來漂亮姑娘、帥小伙集中的窗口行業,發展成為就業創業增長最快、參與度最廣的產業之一。據測算,1978年,旅游直接就業人數為45萬,2013年為2278萬,35年翻了近5.7番。2013年,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總人數為6441萬人,佔全國就業總數的8.4%。2014年鄉村旅游新增收入400億元,新增就業約20萬人,帶動超過3300萬農民受益。

  ——旅游業已發展成為綜合性的現代產業,對相關產業貢獻大幅提昇。旅游業的關聯行業超過110個,是一個多方位、多層面、多維度的大產業。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斷凸顯,根據世界旅游旅行理事會(WTTC)發布的數據,2013年世界旅游業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9.5%,對就業的貢獻率超過10%。我國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至少不會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旅游業對相關產業貢獻不斷凸顯,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業和商業的貢獻率超過40%。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不斷深化,旅游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旅游企業類型不斷拓展,旅游服務模式進一步優化,已經形成綜合性、集群化的產業體系。

  ——國際旅游已從入境游為主,發展到入出境旅游並重、深度國際化大交流、旅游外交功能凸顯的新階段。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以接待入境旅游者為主,更不存在有規模的出境旅游。經過35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形成了國內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場三足鼎立的格局。入境旅游從1978年的180.92萬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1.28億人次,增長69.7倍,年均增長12.6%;國際旅游收入從2.63億美元增加到565億美元,增長213.8倍,年均增幅達到16.1%。2014年我國內地公民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達1.09億人次,是1998年的12.94倍。中國公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旅游交流交往更加頻繁,旅游外交影響更加多元和廣泛。如果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要是法律和經濟規則的國際對接,那麼,出境旅游則既是法律和經濟規則的國際對接,也是深層次國際人文交流,影響將更加深遠。

  ——旅游業發展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形成了各地各部門共同推進的大格局。旅游發展初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蘇州、桂林、西安等傳統熱點旅游城市,再由這些旅游城市串聯起精品旅游線路。隨著大眾化旅游的崛起,旅游業發展受到各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如今形成了共同推進旅游大發展的格局。幾乎所有的省區市都將旅游業列入戰略性支柱產業,85%以上的城市、80%以上的區縣將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

  2.未來35年,旅游業將由大到強、由快到好,實現從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國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國、再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強國的新跨越。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即到建黨100年(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2020年實現『兩個翻一番』,即國內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據測算,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達到1.2-1.5萬美元,城鎮化率達到60%,中等收入人群將達到6-8億人,服務業產值達到48-53萬億元,居民消費總額近50萬億,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中國將從以解決溫飽為主的生存型階段,進入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重要目標的發展型新階段,消費需求結構將從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昇級,從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昇級,旅游將因此成為經濟新常態的亮點和發展方向。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我國人均GDP可望達到2.5萬美元,城鎮化率將超過80%,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旅游休閑度假消費將普遍化、日常化。

  依托國家整體的發展,未來中國旅游業發展的目標為:

  到2020年,從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國邁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國,年人均出游次數達到5次以上,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國旅游業在規模、質量、效益上均達到世界旅游大國水平。

  到2050年,我國成為初步富裕型國家,實現從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國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強國的新跨越,年人均出游達10次以上,我國旅游發展質量、水平、效益、綜合競爭力、旅游文明程度等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前列,全面實現旅游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

  (二)旅游業正在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增長點

  旅游業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是修身養性之道,中華民族自古崇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李克強總理要求我們『圍繞發揮旅游在擴內需、穩增長、增就業、減貧困、惠民生中的獨特作用,砥礪開拓,紮實工作,著力創新旅游管理體制,著力依法規范旅游市場,著力推進現代旅游產業發展,著力培育旅游經濟增長點,讓旅游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為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昇級、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躍昇作出新貢獻。』汪洋副總理指出,『旅游業「量」的擴張和「質」的提昇,將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發展。在新常態下,旅游業是穩增長的重要引擎、是調結構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橕、是繁榮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對外交往的重要橋梁,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質增效為基本特征,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速度、質量與效益全面協調,必須把存量調整與增量做優結合起來,讓經濟發展動力從依靠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發現和培育新增長點,將是新常態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旅游業正在成為新常態下新的增長點,與傳統增長點及其他新增長點相比,旅游業這個新增長點究竟新在哪裡?概括起來主要有九個『新』。

  1.旅游業是資源消耗低、環境友好型、生態共享型的新增長點。

  我國環境承載力已接近上限,能源壓力巨大,因而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旅游業是舉世公認的無煙產業,是建設生態文明最有優勢、最富潛力的美麗產業。旅游業資源消耗少、能耗低。根據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初步測算,旅游業萬元產值能耗約為全國單位GDP能耗的1/6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的1/11,是汽車業萬元產值能耗的1/7、房地產業的1/5、家電業的1/7。隨著旅游者文明水平的提昇及旅游方式的不斷改進,旅游業萬元產值能耗將不斷降低。

  2.旅游業是消費層次多、消費潛力大、持續能力強的新增長點。

  旅游消費是最終消費、多層次多樣化消費和可持續消費,具有很強的融合能力和巨大的增長潛力,是新常態下擴大消費的重要動力源,已成為居民的普遍消費和推動消費昇級的主渠道之一。房地產、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熱點已接近上限,正在或即將碰到『天花板』,增長速度呈下降趨勢。旅游消費卻不同,經濟社會越發展,旅游需求就越大,可以無限拓展,是消費『永動機』。同時,旅游消費還是一個放松身心、康復身體、愉悅精神、提昇國民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質的消費,而且是信息消費、養老消費、健康消費等新消費熱點的實現途徑和『催化劑』。發達國家居民一般每年出游8次以上,而目前中國居民人均每年出游纔2.6次,我國居民旅游消費潛力纔剛剛開始釋放。旅游消費既具有個性化、多樣化特點,也具有傳統消費熱點的大規模、從眾式,有時甚至是『井噴式』的特征。根據國際規律,當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時,旅游將獲得快速發展;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旅游需求出現爆發性增長;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經濟,休閑需求和消費能力日益增強並出現多元化趨勢。2013年我國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大關,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0美元。如果說前35年是旅游發展的『黃金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那麼未來35年將更是旅游發展的『鑽石期』。

  3.旅游業是兼具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功能的新增長點。

  旅游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消費拉動,而且也體現在投資、出口拉動,是一個多功能融合的新增長點。關於這一點,將在後面厘清認識中詳述。

  4.旅游業是就業容量大、層次多樣、類型豐富、方式靈活、前景廣闊的新增長點。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就業需求總量相對較少,就業門檻相對較高。旅游就業容量大、增長快、帶動性強,就業層次豐富、類型多、方式靈活,是適宜社會廣泛創業的新領域,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新領域、新途徑。2013年,旅游業直接間接就業總人數為6441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數的8.4%。旅游業在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方面有突出優勢,是扶貧方式最靈活、成本最低、返貧率最低、受益面最寬、拉動性最強、扶貧效果最好的行業。旅游業在促進大學生、農民工、婦女就業創業方面具有特殊優勢,適合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熱情。

  5.旅游業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化發展的新增長點。

  2億多人次的入出境旅游,帶動巨大的國際經濟交流。入境旅游是重要的服務貿易,直接帶動出口,可以說是『發生在國內的出口』,或者說是『不用走出國門的出口』。出境旅游則有利於帶動投資、貨物、服務『走出去』,帶動旅游企業『走出去』,帶動就業『走出去』。邊境旅游方興未艾、前景廣闊。國家正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沿邊開放、自貿區建設等戰略,構建更加主動、更具引領性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旅游業在其中可以大有作為。

  6.旅游業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昇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新增長點。

  通過旅游觸摸文化脈搏、感知文化神韻、汲取文化營養,獲得與眾不同的審美情趣,對於促進人們身心健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旅游是新時期人們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旅游業是幸福導向、健康導向、快樂導向的產業,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昇健康水平的產業,是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是老百姓實實在在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鮮活體現。旅游還可以使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們加深彼此了解,增加相互友誼、增強社會包容與和諧。

  7.旅游業是優化區域布局、統籌城鄉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增長點。

  旅游業是促進區域發展的重要產業,有利於發揮區域特色優勢、促進區域交流,對打破區域分割、加強區域協調協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互聯互通,旅游先通』,正在成為區域或次區域一體化的普遍規律。

  旅游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優勢產業,為城鄉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構建了渠道、提供了載體,推動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城鄉旅游優勢互補的良性互動。發展鄉村旅游,能使農村就地現代化、就地城鎮化,同時又能使城鎮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旅游業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引領產業,有利於整合城鎮各種資源,激活城鎮文化、彰顯城鎮個性、提昇城鎮服務功能。

  8.旅游業是促進脫貧致富、實現共同小康的新增長點。

  旅游業綜合拉動性強、扶助功能大、受益面寬,是最好的扶貧和富民產業。很多貧困村通過發展旅游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重慶武隆就是一個旅游脫貧致富的典型。武隆縣旅游資源豐富獨特,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兩塊金字招牌。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強勢崛起,成功探索出『旅游發展促進脫貧致富,扶貧開發助推旅游發展』的扶貧工作典型模式。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1750萬人次,增長8.7%,旅游總收入76.5億元;『印象·武隆』演出275場,收入4500萬元。在旅游業的強勢推動下,共培育農家樂、游客接待專業戶近2000家,培育旅游商品生產企業12個,開發旅游特色產品15個,建成旅游商品門店297家,帶動貧困人口2.5萬人增收8億元。同時,農民人均純收入7633元,增長14%,增速居重慶市第1位。目前,全縣貧困村由84個減少到36個,貧困人口由12.5萬人減少到5萬人。

  旅游業對促進致富也有突出優勢。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是我國富裕鄉村的典型,被譽為『天下第一村』。作為中國新農村典范的華西村寓教於游,開發了農業、工業、教育等多種特色游。華西村共同富裕的先進典型和江南田園風光吸引了160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前來旅游,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旅游業已成為華西村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旅游業不僅給華西村帶來了人流和財富,也帶來了信息流與新的發展機遇,成為華西村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方向。

  9.旅游業高水平發展,催生新的經濟社會組織,是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新增長點。

  旅游業以游客消費為主線,串聯起各種消費、各種要素、各種產業、各種服務,形成各類旅游相關產業群,是對社會各種資源要素整合利用、提高綜合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旅游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對需求的拓展和組織,是以市場為中介,對旅游需求和供給要素進行再組織的過程,是經濟發展的『催化劑』、社會協調的『潤滑劑』、轉變發展方式的『加速器』。現代旅游業已經成為全要素融合、全產業鏈整合、跨越一、二、三產業的現代產業集群和經濟社會組織方式。旅游通過產業融合,形成資源共享,實現協同發展,創造新增價值。雲南省正在建設的『花之城』和『古滇王國』等項目,就是在此方面的有益探索。這兩個項目已經走出旅游發展初級階段的產業功能分割、服務單一、單打獨拼的小農經濟模式,他們正在探索的是旅游產業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組織方式,前景可期!

  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及社會對旅游地位和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20世紀80年代,旅游業被作為重要的創匯行業;20世紀90年代,國家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業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進入新世紀,旅游業被定位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2009年,旅游業被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我們要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與時俱進,深化對新常態下旅游業地位和功能的認識。

  (三)需要厘清的一些觀點和說法

  觀念決定行為、思路決定出路。開闢旅游新天地,首先要對旅游有新認識。要用新的思維方式,謀求新的發展方式,貢獻新的生活方式。旅游業是新興產業,實踐發展很快但理論研究嚴重滯後,因此存在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和說法。厘清這些認識,對於我們准確把握新階段、新常態下的旅游發展至關重要。下面,我講講幾個很流行的觀點和說法。

  1.旅游究竟是軟實力還是硬實力?

  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國力,通常分為有形力量與無形力量,或硬實力與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軟實力是指看不見的文化精神等無形因素。硬實力是有形載體,軟實力是無形影響。

  長期以來,人們把旅游僅僅視為『軟實力』。

  說旅游是軟實力有道理,這是由旅游的文化屬性和社會功能決定的。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沒有文化的旅游沒有魅力,沒有旅游的文化沒有活力。同時,旅游還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文化傳承的重要依托、文化創新的重要動力。通過旅游,可以傳播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文化魅力,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人們間增進了解、加強互信、密切情感,展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形象、文明素養、價值追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我國,通過旅游,還可以全方位多視角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宣傳中國和平、發展、開放、文明的國家形象,讓世界更廣泛更深刻感受中國文化的無窮魅力;同時有利於增強國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和激發全體人民的精神力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旅游當然是重要的軟實力。

  但是,旅游更是一種硬實力,這是由旅游業的產業屬性和經濟功能決定的。旅游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綜合性產業,關聯度大、產業面廣、拉動力強,與旅游相關產業達110多個。無論是對GDP的貢獻,對消費、投資、出口的貢獻,還是對民生的貢獻,對就業、減貧、環保的貢獻,都充分體現了旅游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硬實力。全國有28個省區市把旅游業定位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業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2013年我國居民國內旅游總花費佔居民消費支出總額的12.38%,旅游拉動出口佔當年出口總量的7%以上,2014年旅游直接投資7053億元,同比增長32%。這充分體現了旅游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硬實力。從地方來看,旅游作為硬實力的體現則更為明顯。

  總之,僅僅說旅游是軟實力或硬實力,都不准確。應當看到,旅游業已成為『軟硬兼備、融合度高、覆蓋面廣、拉動力強的綜合性實力』,是形成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標志產業,是促進國民精神文化享受、提昇生活質量的代表行業,是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民生事業。

  2.是否存在所謂的『中國旅游貿易逆差』?

  有一種說法很流行,說『中國存在巨額的旅游貿易逆差』,甚至算出『2013年我國旅游貿易逆差730億美元,2014年旅游貿易逆差突破1000億美元,5年增長近50倍,我國已成為世界旅游服務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

  但是,這實際是一個誤導性的說法。

  其一,我國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目前不是同一個統計口徑,不具可比性,更不能簡單相減。我國還沒有建立起海外旅游支出的統計調查制度。出境花費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境外中國公民的花費,既包括旅游,也包括求學、就醫等花費,是一個大口徑的統計。而入境旅游收入,只是對入境游客進行抽樣調查的旅游花費,不包括長期(超過一年)醫療和留學費用。兩者統計口徑一大一小,不能簡單相比,更不能直接相加相減。我們難道能夠拿桌子的數量去減杯子的數量嗎?

  其二,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還存在統計范疇的差異。按現行統計口徑,入境旅游花費調查分為過夜和不過夜游客,出境旅游花費調查則不分過夜和不過夜游客。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境外花費,是根據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布的中國游客在其入境花費整理計算的,而各國和地區對入境游客在當地的人均花費統計測算方法不盡相同,各國游客花費數據也不具備可比性。

  其三,出境旅游購物花費高,有著突出的階段性特征和政策性制約因素。我國出境旅游花費主要高在境外購物,特別是購買奢侈品上。這不是典型的旅游消費行為,而是一種貿易替代。聯合國2008版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調整了旅游衛星賬戶核算范圍,將奢侈品購物從服務貿易調整到貨物貿易。而現有中國出境游客花費數據,沒有扣除這一因素。隨著自貿區建設、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出境游客消費逐步成熟,這種排浪式的海外購物特別是購買奢侈品消費將會逐漸回歸理性。

  其四,對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應該進行結構性分析。2014年,我國入境旅游1.28億人次,出境旅游1.09億人次,入境旅游比出境旅游多1900萬人次。按照港澳臺、亞洲、歐美等主要客源市場分別對出境和入境花費進行對比調查分析,入境旅游收入理應高於出境旅游支出。計算差額還應扣除海外接待體系的資金回流及出境旅游花費中發生在國內的費用。據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初步調查研究,扣除上述因素後,不僅沒有所謂巨額的中國旅游貿易逆差,還存在一定規模的順差。

  再者,不應將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割裂開來孤立看待,而應建立『旅游入出境總人次』的概念。我國已成為既是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國家,也是重要的出境旅游客源地國家,這是民富國強、旅游興旺發達的體現。旅游服務貿易對客源地和目的地產生的拉動是綜合性的,不應只考慮入境或出境某一方面。因此應該把入境旅游與出境旅游作為一個整體,研究統籌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如外貿強調進出口總額,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經濟交往的總規模。

  3.旅游業只富民不富財政嗎?

  直到今天,許多人仍然認為,『旅游業富民不富財政』。

  在旅游發展初期,這的確是事實。但是,中國旅游業發展到今天,情況已大為不同,如果還是墨守成規,那就out了。

  發展初期,之所以存在『旅游業富民不富財政』的情況,是由旅游業發展初級階段特點所致。一是旅游發展的市場主體小、弱、散,許多還是老百姓自發辦旅游,多是散兵游勇,打游擊戰,能產生的稅收本來就很少,再加上征收困難,征稅成本高,好一點的采取包稅制,更差的是根本找不到納稅人,所以旅游稅收不可能大;二是旅游業發展多處於主要依靠老天爺老祖宗留下的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辦旅游,投資少,開發水平低,經濟效益差,帶動能力弱,自然就沒有多少稅收;三是多為政府辦旅游、事業單位辦旅游,稅費減免多,而吸引外資辦旅游又有稅收優惠,所以旅游對財稅難有大貢獻;四是旅游產品以觀光為主,旅游消費以旅行社組織線路為主,很多人帶著乾糧和水去旅游,停留時間短、消費水平低,自然產生不了多少稅收和財政貢獻;五是多數地方還只是『門票經濟』,對服務要素拉動小,對財稅貢獻小。所以,這一階段旅游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富民上。

  但是,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旅游產業化、大眾化時代的到來,情況已經發生了實質性改變。旅游業的富民功能在不斷凸顯的同時,對財稅的貢獻也在快速提昇。這是由現階段旅游業發展的新特點決定的。一是我國旅游業發展已經逐步跨入大企業推動階段。市場主體不再以小企業為主,大批非旅游類大型企業快速進軍旅游領域,旅游產業化、集團化趨勢明顯,帶來的財政稅收顯著增加。二是旅游業發展進入大資本、大項目帶動階段。發展旅游業不再單純依靠傳統的旅游資源,特別是老天爺和老祖宗留下的自然和文物資源。大規模社會資本進入旅游業,創新了資源形態,依靠大項目創造旅游吸引物,形成了一批幾十億、上百億甚至幾百億投資規模的旅游大項目,創造了一批綜合性旅游度假區、國際品牌酒店、大型主題公園和旅游產業集聚區等,旅游業對財稅的貢獻能力大幅提昇。三是旅游業已經進入產業融合發展新階段。旅游與一產的融合,催生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的全面繁榮;旅游與二產的融合,帶動了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和房車、游艇、郵輪、索道、游樂設備等大型旅游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旅游與三產的融合,拉動了文化、信息、金融、商業、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對經濟的綜合帶動功能全面凸顯。四是旅游征稅體系不斷完善。旅游由起初的游擊戰為主的發展格局,轉變為現在的陣地戰、百團大戰、集團大會戰的發展格局,為旅游業科學征稅創造了有利條件,旅游稅收的逃、漏者很難立足。

  在此背景下,旅游業已經成為許多地區重要的財稅來源。旅游對財稅的貢獻帶動性強、乘數效應大,除了直接的財稅貢獻外,帶動大批相關產業和配套服務的稅收也有很大規模。如張家界、峨眉山、黃山、麗江等旅游城市,旅游業是當地財稅的重要支柱,對財稅綜合貢獻超過20%。許多旅游景區每年納稅上億甚至數億元,是當地的納稅大戶,成為主要財稅來源。

  大集團進軍旅游業,帶來的稅收及非稅財政貢獻更加明顯。2013年,首旅、國旅、中青旅、攜程、華僑城、港中旅、錦江國際、海航旅業、開元旅業、萬達旅業等10個旅游企業上繳稅收就超過82億元。其中華僑城旅游板塊納稅28億元,首旅集團納稅近20億元,國旅集團6.7億元,開元旅業6.6億元。2013年,全國1.16萬家星級飯店,平均每家上繳營業稅112萬元,其中480家外資酒店平均每家上繳營業稅300萬元,帶動的其他消費及企業、個人所得稅則更大。此外,旅游企業在稅收之外承擔的各種附加費,及帶動相關產業納稅,都還有很大一塊。

  事實表明,旅游業不僅富民,也富財政。而且,隨著旅游業市場化、產業化、集聚化發展加快,旅游產業面不斷拓展、產業鏈不斷拉長,旅游對富民和富財政的貢獻都將越來越凸顯。

  4.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僅僅是消費嗎?

  關於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我們經常都是在說對消費的貢獻,在各種重要的文件中,也是將旅游僅僅放在促進消費方面加以論述,很少提及旅游業對投資帶動、出口拉動方面的貢獻。事實上,旅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僅是拉動消費,對投資和出口都有著越來越強勁的拉動作用。旅游不僅是消費熱點,也是投資熱點、出口熱點。

  從消費拉動看,2013年,我國居民國內旅游總花費佔居民消費支出總額的12.38%。旅游休閑消費是國務院確定重點加以推進的六大消費領域之一。

  從投資拉動看,旅游投資需求大、熱點領域多、潛力大,在其他領域投資乏力的情況下,全國旅游投資強勁增長,2014年全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資7053億元,同比增長32%,比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高15個百分點,比全國投資增速高16.2個百分點。未來三年,旅游直接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鄉村旅游開發、旅游小鎮建設、大型景區和度假區建設以及醫療健康旅游、養生養老旅游、自駕車房車旅游、郵輪游艇旅游、網絡在線旅游等旅游項目和旅游商品、戶外休閑用品、旅游裝備制造業等正在成為旅游投資的熱點領域。而且,旅游投資的帶動性強,按照國際上1比5的旅游投資帶動系數測算,未來三年我國旅游業將帶動15萬億元以上的綜合投資。

  從出口拉動看,隨著我國出境旅游的大規模快速增長,有實力的旅游企業紛紛到國外收購或改造酒店,投資建設度假設施,許多中國人也紛紛到國外買房產,一部分用於孩子讀書或置業,但很大一部分也是用於個人或朋友度假。在歐美,收購一個中等規模的四星級酒店大約投資1億美元,之後改造裝修提昇需要再花費1億美元,大部分建築材料、酒店用品、各種設施和裝備都從中國出口過去,許多酒店管理人員和服務員也都從中國帶過去,旅游業對我國的出口綜合帶動效應日益顯著。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初步測算,2013年旅游業拉動出口佔當年出口的7%以上。出境旅游,以人員『走出去』為先導,帶動對外投資、貨物出口、技術出口、服務出口,是新一輪對外投資和出口的『先遣隊』。

  5.『旅游六要素』能涵蓋今天的旅游嗎?

  一說到旅游,人們就會提及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應當說,『六要素』精闢概括了旅游活動,是直到現在對旅游業描述最簡潔、最准確、傳播最廣的概念。

  如今,激發人們旅游的動機和體驗要素越來越多,需要拓展新的旅游要素。總結旅游業這些年的發展,在現有『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基礎上,可否概括出新的旅游六要素:『商、養、學、閑、情、奇』?前者為旅游基本要素,後者為旅游發展要素或拓展要素。

  『商』是指商務旅游,包括商務旅游、會議會展、獎勵旅游等旅游新需求、新要素;『養』是指養生旅游,包括養生、養老、養心、體育健身等健康旅游新需求、新要素;『學』是指研學旅游,包括修學旅游、科考、培訓、拓展訓練、攝影、采風、各種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閑』是指休閑度假,包括鄉村休閑、都市休閑、度假等各類休閑旅游新產品和新要素,是未來旅游發展的方向和主體;『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慶、婚戀、紀念日旅游、宗教朝覲等各類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業態、新要素;『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險、探秘、游樂、新奇體驗等探索性的旅游新產品、新要素。

  拓展出『商、養、學、閑、情、奇』旅游發展六要素,也只是基於現階段實踐的總結,隨著旅游不斷昇級,今後還會拓展出更新、更多的旅游發展要素。這是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大趨勢。

  厘清、闡明上述觀點,旨在通過澄清正誤、深化認識,增強我們旅游業的產業自信、行業自信和事業自信。新階段既是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機遇期和轉型攻堅期,也是矛盾凸顯期。旅游業改革發展的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我們旅游行業迫切需要不斷強化產業自信、行業自信、事業自信,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敢於擔當的精神,不斷提昇整合資源、統籌發展和引領創新的能力。我們迫切需要強化大膽創新的工作思路、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風、攻堅克難的工作力度、整合資源的工作格局、重點突破的工作路徑、主動作為的工作激情。

  三、2015-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部署

  我們必須創新工作方式,長、中、短期相結合,構建一套連貫、完整的工作思路,做到長遠有方向、中期有目標、近期有計劃、年度有方案,形成『謀劃長遠、規劃中期、計劃滾動、安排當年』的工作格局。

  謀劃長遠,主要是編制《到新中國建國100周年中國旅游業發展戰略綱要(2015-2050)》,回顧和總結改革開放以來35年旅游發展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經驗,在此基礎上,謀劃和制定未來35年我國旅游發展的總體戰略。主要是方向展望、遠景預測、宏觀謀劃,屬於前瞻性、預測性、綱領性層面,因而,不可能、也不必過於具體細致。我們正在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商議,充分用好國家一流智庫資源。

  規劃中期,就是要集中力量編制《中國旅游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按照汪洋副總理的指示精神,我們要重點做好五年、十年規劃。為此我們成立了規劃編制領導小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力量,廣泛征求旅游業內外、海內外同行的意見建議,集思廣益。

  計劃滾動,是指籌劃跨年度的旅游改革發展思路,形成一套比較系統的行動方案。初步考慮以三年為一個基本單元,逐年滾動,與時俱進。

  安排當年,是指在滾動計劃中,制定當年具體的工作方案。

  未來三年,我國旅游業面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從國際看,世界經濟總體延續緩慢復蘇態勢,政治、經濟、地緣等各種因素相互交織,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同時,許多國家和地區把振興旅游業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對中國游客抱有很大的期望,出臺了很多吸引中國游客的政策措施,比如美國就將中國公民赴美商務旅游簽證有效期延長到10年。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增長速度正從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縱觀國際國內形勢,新時期、新常態下,旅游業在調結構、轉方式上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不僅在消費,而且在投資、出口上對我國經濟發展都應做出更大貢獻。

  今後三年,我國旅游業發展要實施『515戰略』,即緊緊圍繞『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強國』5大目標,推出『旅游10大行動』,實施『52項舉措』,推進旅游業轉型昇級、提質增效,加快旅游業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進程。

  ——文明,就是要推動旅游者文明出游,旅游企業誠實守信,從業人員服務至誠。使旅游者普遍做到『講安全、講禮儀、講衛生,不大聲喧嘩、不亂寫亂畫、不違法違規』;旅游企業普遍做到講信譽、重品牌、有擔當;從業人員普遍做到自覺宣傳文明旅游,自覺引導游客文明旅游。使長期以來存在的旅游不文明頑疾得到有效治理,在全社會形成弘揚文明旅游的新風。

  ——有序,就是要實現市場有序、競爭有序、管理有序、出游有序。強化法治意識和規則意識,堅持依法興旅、依法治旅。防止『劣幣驅逐良幣』,讓優秀旅游企業脫穎而出,讓不法企業得到應有的懲罰。做到旅游各個環節運行井然有序,讓游客願消費、敢消費、放心消費,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安全,就是要堅持安全第一,強化政府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增強游客的自我防范意識。要做到游前有提示,游中有警示,意外有救援,全程有保險。實現旅游安全意識明顯提高,安全旅游深入廣大游客心中,安全生產成為旅游企業的自覺選擇,游客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便利,就是要努力做到信息獲取的即時化,交通出行的通暢化,通關手續的便捷化,旅游設施的人性化。通過提高旅游業的便利化水平,讓『咫尺天涯』變成『天涯咫尺』,實現『說走就走的旅行』。

  ——富民強國,就是要通過旅游業發展,不斷提高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國內旅游消費佔居民消費的比重、旅游進出口總額佔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待旅游基本統計測算體系建成後,我們將提出具體的量化目標。今後三年,旅游投資總額要達到3萬億元;要新增旅游就業180萬人,每年帶動100萬人口通過發展旅游業實現脫貧;基本實現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目標。

  2015年旅游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改革創新擺在突出的位置,把握旅游規律,增強產業自信、行業自信和事業自信,創新工作方式,擔當發展使命,著力創新旅游管理體制,著力依法規范旅游市場,著力推進現代旅游產業發展,著力培育旅游經濟增長點,讓旅游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為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昇級、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躍昇做出新貢獻。

  2015年旅游業發展預期目標為:國內旅游39.5億人次,增長10%;旅游入出境2.48億人次,增長4.6%,其中入境1.28億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出境1.2億人次,增長10%。旅游總收入3?66萬億元,增長11%。除入境旅游外,全面實現『十二五』確定的發展目標。

  今後三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問題導向,依法整治旅游市場秩序

  長期以來,旅游市場秩序失范已成千夫所指。相當一部分地方旅游市場亂象叢生,欺行霸市、壟斷市場、非法經營、欺客宰客、強迫消費,有的甚至有黑惡勢力滲透。人民群眾對這種治理乏力、正氣不彰的狀況極為不滿。如果繼續任其發展,無疑是我們的嚴重失職。旅游市場秩序是衡量地區旅游發展水平的首要標准,加快旅游業發展當然是我們的重要目標,但市場秩序不好,游客感受不佳,社會反響很差,速度再快也不能說成功。要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形成標本兼治、懲建並舉、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場監督的長效機制,通過一系列『組合拳』,明顯遏制旅游市場亂象。

  1.推出四項制度。(1)強化督辦制度。國家旅游局要對重大旅游市場秩序事件加強督辦,省區市旅游管理部門也要履行職責,實行相應的督辦制度,強化地方政府對旅游市場治理規范的主體責任,強化相關部門治理旅游市場的共同責任。(2)建立旅游市場秩序綜合評價制度。從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國家旅游局將按季度發布各地旅游市場秩序綜合水平指數,讓全社會都來評價和監督旅游市場秩序的管理。(3)建立健全服務等級『退出制度』。對旅游市場秩序問題實行一票否決,摘掉一批市場秩序混亂的A級旅游景區、星級旅游飯店牌子,處罰一批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4)建立旅游目的地警示制度。對整治不力、管理不善的地方,發出整改通知,並根據整改效果,分級發布紅、橙、黃、藍旅游警示,讓旅游市場秩序好的地方『游客盈門』,差的『門可羅雀』。

  2.加強綜合整治。加強與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的聯動,加大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力度。對踏『紅線』、闖『雷區』等違反規定的行為零容忍,重點打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黑社』、『黑導』、『黑車』、『黑網站』等非法行為。要通過旅游市場綜合整治行動,加快形成綜合整治的有效機制,並使之常態化、長效化。

  3.創新社會監督形式。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創新社會監督組織管理的方式,動員萬名社會監督員對旅行社、導游、飯店、景區、交通、購物等各個環節開展明察暗訪。設立『品質旅游產品榜』,開展旅游服務『大家評』。支持旅游協會等中介組織制定評價旅行社、導游、飯店、景區的服務標准,開通游客網上評價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平臺,形成優勝劣汰的正向機制。強化媒體的輿論監督,支持媒體曝光旅游違法違規事件。

  4.嚴厲打擊旅游失信行為。『人背信則名不達』。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發布『旅游失信行為記錄』,依法公布違法違規信息,使違法違規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無藏身之地。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加大對典型事件的曝光力度,形成輿論攻勢。與相關行業形成旅游失信信息共享制度,使旅游失信行為者付出巨大代價。

  5.加強導游、領隊的保障、培訓和管理。(1)維護導游、領隊合法權益,尊重他們應有的社會地位。從實際出發,對導游進行分層管理,按照初、中、高級分層次界定導游資格。(2)在大型旅游企業開展導游、領隊管理體制改革試點,保障導游、領隊的合法權益,規范導游、領隊的執業行為,建立健全導游、領隊的進入和退出機制。(3)出臺《進一步加強導游勞動權益保障的指導意見》。開展勞動合同集體協商試點,協調解決導游社會保險覆蓋率、保障水平不高的問題。(4)加強對導游、領隊的培訓。2015年,創建導游研修『雲課堂』,利用互聯網通信技術和雲平臺技術,為全國導游員搭建一個開放、便捷、公益的專有學習平臺和空間,讓全國導游員突破地域限制,通過域名或二維碼隨時、隨地利用移動終端進入課堂學習。『雲課堂』將創新工作手段,利用組織基礎精品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視頻)征集、導游知識經驗分享、導游講解比賽等線上和線下活動,鼓勵和引導全體導游員不斷學習、提昇素質、弘揚正氣、聚集正能量。國家旅游局將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要求全體導游員登錄『雲課堂』進行學習,並將學習時長作為評優、晉級或年審的條件之一。2015年導游研修『雲課堂』計劃覆蓋全國3萬多中高級導游員,用三年時間覆蓋全體持證導游員。各省區市旅游委(局)要組織導游免費(包括教材)輪訓,每期不少於兩周,三年普遍輪訓一次。(5)各地要開展導游管理創新試點,嚴格規范導游執業行為,加強導游自律管理,提昇導游服務質量,嚴厲打擊強迫消費等損害游客權益的行為。加強對旅行社及導游、領隊的管理,規范入出境旅游經營活動,維護旅游者合法權益。

  (二)堅決懲治旅游不文明行為,營造文明旅游大環境

  文明旅游關乎國家和民族形象,體現公民素質。雖然文明旅游問題已引起各方面的關注,但文明旅游還沒有成為廣大游客的普遍習慣,還沒有成為旅游經營者的自覺倡導。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明旅游『宣傳教育,約束規范,深化社會監督』的重要批示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當前重在懲戒旅游不文明行為,緊緊抓住典型案例,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從最惡劣事件抓起,通過懲治旅游不文明行為,達到弘揚文明旅游的目的。

  6.重點整治出境旅游不文明行為。(1)發布出境旅游文明提示。國家旅游局協調電信部門,通過手機短信,使游客一踏上境外旅游目的地,就能收到國家旅游局發布的『講安全、講禮儀、講衛生,不大聲喧嘩、不亂寫亂畫、不違法違規』的溫馨提示。(2)做到出境旅游管理『三到位』。即審核培訓責任到位,行前說明提示到位,領隊履行職責到位。(3)把好出境旅游管理『三關』。充分發揮各級出境旅游文明協調機制作用,把好『組團關』、『落地關』、『行程關』。積極協調相關方面,對不文明旅游者進行依法處置,依法制定對不文明旅游者的追責制度,共同創建文明有序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市場秩序。

  7.分級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檔案。制定並實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記錄管理辦法》,與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飯店等涉旅企業聯動,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報機制。

  8.動員全社會營造文明旅游大環境。開展旅游不文明『隨手拍』活動,將旅游不文明照片、視頻等在媒體上集中公布,形成聲討旅游不文明行為的濃厚氛圍。開展文明旅游『提個醒兒』活動。向社會廣泛征集文明旅游提醒語,選擇文化、演藝、體育等領域的名人,作為文明旅游『提個醒兒』活動的『文明旅游提醒人』,使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開展『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傳活動。每年選擇10000名在校大學生,利用暑期,背包自助出游宣傳文明旅游,組織媒體宣傳報道,擴大影響。

  (三)強化底線思維,構築旅游安全保障網

  安全是旅游行業的生命線。隨著我國公民出游規模日益擴大,旅游安全問題變得愈加突出。旅游活動自發性、集中性和突發性很強,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很容易造成嚴重損失。我們要牢牢繃緊安全這根弦,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健全旅游安全設施設備,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努力消除安全隱患,提高保險保障水平,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努力編織一張安全防護網,覆蓋各個環節,惠及每位游客,讓每位游客能游得放心,游得安心。

  9.建立旅游安全預警機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加強旅游安全提示信息的發布渠道建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機短信等手段,提高安全提示信息的受眾面和時效性。在重要媒體專門開闢境外旅行安全提示專欄。發布熱點景區景點最大承載量警示信息。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制度,深化旅游氣象合作,加快『中國旅游天氣網』及旅游氣象服務示范區建設,發布旅游目的地氣象預警,提昇旅游行業災害性天氣預警防范能力。

  10.強化重點領域和環節的監管。與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共同建立對旅游用車聯合檢查制度。協助交通部門全面推動旅游客運汽車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並實行聯網聯控。加強對大型旅游節慶活動的安全管理,做到活動方案和應急預案同時報批,應急預案要責任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協調高風險旅游項目安全管理。

  11.增強全社會旅游安全意識。播放旅游安全公益宣傳片、免費發放《旅游突發事件應急手冊》、開展『旅游安全宣傳諮詢日』。利用電視、互聯網、微信微博等,開闢宣傳新途徑。引導旅游企業分別通過服務窗口、電子屏、宣傳欄及行前說明會等方式開展旅游安全宣傳,引導旅游者認識和規避出游風險。完善出境游客信息自願備案制度,制作游客安全信息卡。

  12.加快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建設。建設國家旅游應急指揮平臺,並實現與各省區市平臺的對接。推動建立政府救助與商業救援相結合的旅游緊急救援體系,鼓勵有條件的旅游企業建立專、兼職的緊急救援隊伍。加快完善國家旅游緊急救援黃山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利用公安、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和專業化救援隊伍為旅游緊急救援提供服務的新機制。推廣利用商業保險的境外救援新模式。

  13.完善旅游保險保障體系。繼續實施旅行社責任保險全國統保示范項目,推動住宿、旅游交通及高風險旅游項目等經營者實施責任保險制度。繼續深化『旅保合作』機制,推動保險機構完善旅游保險產品和服務。加強與重點出境游目的地開展旅游保險合作,以俄羅斯、臺灣等為試點,進一步提高出境旅游保險保障和服務水平。

  (四)發動全國旅游廁所建設管理大行動(旅游廁所革命),加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旅游公共服務是保障大眾消費的重要基礎,是社會事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旅游目的地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經過多年建設,我國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有很大改觀,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游客要求和國際旅游標准還有很大差距。旅游廁所問題尤為突出,數量過少、質量低劣、分布不均、管理缺位。盡管有一批廁所有一定檔次,但是大面積看,就是三個字:髒、亂、差。我們要在全國范圍內發動一場旅游廁所建設管理大行動。

  14.啟動旅游廁所建設管理大行動。啟動現場會定於今年春節後一上班召開。從今年開始,用三年時間,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標准規范等手段持續推進。到2017年最終實現旅游景區、旅游線路沿線、交通集散點、旅游餐館、旅游娛樂場所、休閑步行區等的廁所全部達到優良標准,並實現『數量充足、乾淨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要求。今後三年,全國將新建旅游廁所33500座,改擴建旅游廁所25000座。其中,2015年全國新建旅游廁所13000座,改擴建旅游廁所10000座。

  15.務實推進旅游廁所建設。國家旅游局將制定出臺《關於實施全國旅游廁所革命的意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要加強資金調配,協調項目資金、用地、用水、用電等問題,保障旅游廁所的新建改建順利開展。修訂發布《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國家旅游局將適時組織交叉驗收和抽查復核。連續三年召開專題會,對旅游廁所革命工作進行總結評比和經驗交流。各地要積極舉辦廁所設計大賽,推進旅游廁所革命的深入發展。推動社會經營場所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廁所對游客開放,加強旅游廁所革命的宣傳,引導游客愛護設施、文明如廁,努力營造健康的廁所文化。鼓勵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各地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表彰一批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的先進典型,授予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16.提昇目的地旅游公共服務功能。重點抓好城市的旅游集散、休閑設施以及旅游服務島建設。制定《城市游客中心規范》標准,以游客中心為著力點,帶動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根據游客增長的需要,不斷加強和完善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鼓勵開通觀光巴士。支持城市開放包容,鼓勵對游客實施同城待遇。開展旅游休閑示范城市建設,完善旅游休閑目的地體系。完善鄉村旅游廁所、停車場、標識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各地要量化指標,實行目標考核。

  17.推進交通便捷服務體系建設。與交通運輸部建立部際合作機制,定期協商、共享信息,每年重點解決幾個影響旅游交通的難點問題。推進公共交通發展布局與旅游業的發展格局相匹配,提高通往景區道路的建設標准,努力解決『斷頭路』和『最後一公裡』問題。推動開通旅游專線,推進完善以旅游交通引導標識、旅游交通導覽圖為重點的旅游交通引導標識系統,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

  (五)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作用,創新旅游產業促進機制

  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要發揮旅游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中的重要作用,歸根結底得做大做強旅游業。我們要把抓好旅游產業發展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做深做實。我們要轉變只抓行業、不抓產業的慣性思維,解決好抓產業缺少抓手的實際問題,創新旅游產業促進機制。抓旅游產業發展,既要用好『看不見的手』,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用好『看得見的手』,主動作為,善於作為,加強引領、整合和服務,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8.著力強化旅游部門產業促進職能。國家旅游局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在職能機構配置上優化充實,通過『四強化』,提昇旅游部門對產業發展的引領能力和整合能力:強化規劃統籌,加強對旅游規劃的實施監督和評估;強化要素整合,促進旅游資源科學利用和旅游產品有序開發;強化投資引導,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強化區域協調,促進區域旅游協同發展。各地也要高度重視、結合當地實際,切實加強對旅游產業促進職能的充實完善。

  19.多措並舉創新旅游投融資平臺。國家旅游局將聯合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和大型旅游企業,共同設立中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重點支持投資需求大、綜合效益好並且具有示范作用的旅游項目建設。國家旅游局將會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更多的金融機構聯合推出中國旅游投融資優選項目,共同舉辦『2015中國旅游投資論壇暨旅游投融資優選項目推介大會』。有條件的省區市也要設立旅游產業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旅游業。各地要創新旅游招商引資方式,突出旅游目的地自身的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推動旅游項目建設,防止『一哄而上』。要改進全國旅游投資項目信息系統,完善全國旅游投資統計,使旅游投資說得出數、說得准數。

  20.大力扶持旅游企業創新發展。企業是旅游產業的基礎,各級旅游部門務必增強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做強做大。(1)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認真落實好旅游企業與工業企業水電氣同價等政策。(2)構建統一開放的旅游大市場。堅決取消不利於企業發展的區域壁壘、地方保護等做法,鼓勵旅游企業網絡化、品牌化連鎖經營。對跨行政區劃的,各級旅游委(局)要出面協調。(3)推進旅游企業集團化發展。鼓勵旅游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大型景區企業上市融資,支持景區采取門票質押、經營權抵押等方式融資。各級旅游產業基金要重點支持骨乾企業發展。(4)支持旅游企業『走出去』。積極協調旅游企業『走出去』並充分享受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利用我國出境旅游的影響力,努力為我國企業創造機遇、改善國際環境。(5)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幫助旅游企業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推進落實旅游中小企業享受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小微企業減免稅政策。國家旅游局將對投資、就業、入境旅游貢獻大的旅游企業進行表彰。

  21.開展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品牌創建。以『特色化、品牌化、國際化、系列化』為目標,構建『中國國際旅游目的地』系列品牌。2015年國家旅游局將選擇10-15個特色品牌類型,每個品牌1-2個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城市政府為主體進行創建試點,形成調動地方黨委、政府發展旅游積極性的新抓手。

  (六)大力開發新產品新業態,促進旅游消費轉型昇級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需求的昇級,除了模仿型、排浪式的大眾化旅游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消費需求也在迅速增加。目前,旅游產品結構不適應旅游市場結構的態勢日益明顯,高水平、高質量的休閑度假類產品奇缺。這既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也制約了旅游業的轉型昇級、提質增效。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傳統產品昇級和豐富新產品新業態擺在突出的位置,推動旅游產品結構由觀光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發展轉變,推動三大市場全面發展。

  22.全力推進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旅游致富工作。要認真抓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的實施,切實幫助做好鄉村旅游規劃指導、市場推廣、人纔培訓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提昇,開展鄉村旅游改廚、改廁和環境衛生整治。要認真落實旅游扶貧工作要求,與扶貧部門一道,每年共同完成1000個扶貧重點村、5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鄉村旅游扶貧任務。重點支持一批有條件的鄉村發展特色旅游,帶動廣大農民致富。要乾出樣子、走出路子。高度重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發揮農民的創造性,因地制宜發展不同特色的鄉村旅游。要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切實保護好、維護好農民的根本利益。

  23.積極開發休閑度假產品。(1)實施旅游精品工程,完善5A級、4A級景區創建,提昇觀光旅游品質,清退一批不合格5A級、4A級景區。(2)實施旅游度假區國家標准認定,在省級旅游度假區中,選擇一批符合條件的,正式認定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3)落實《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借鑒旅游發達國家做法,制定國家旅游休閑區標准,開展創建國家旅游休閑區試點工作。(4)鼓勵各地積極開發市場需求旺盛的溫泉旅游、滑雪旅游、郵輪旅游、濱海旅游、山地旅游、森林旅游、生態旅游等休閑度假產品。(5)支持各地推出一批高品位的主題公園和旅游演藝節目。

  24.培育大眾化旅游消費新熱點。(1)圍繞全國重點旅游區域、重點旅游線路、重點旅游城市、重點旅游景區,規劃建設一批自駕車、房車營地,推動完善自駕車、房車旅游服務體系。(2)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動建設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既弘揚中華醫學文明,又打造新的旅游產品。(3)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旅游』等活動,建設一批研學旅游基地,推進研學旅游全面開展。(4)完善老年旅游服務規范,推出一批適合老年人的養生度假產品,鼓勵景區景點對老年旅游給予優惠。(5)鼓勵各地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為青少年研學旅游、老年人旅游購買旅游意外保險,讓青少年、老年人放心出游。試點開展旅游景區責任險聯合投保。

  25.深入挖掘旅游購物潛力。(1)實施中國旅游商品品牌提昇工程,推出一批中國旅游特色商品名單,引導旅游購物。(2)做好農副產品通過鄉村旅游渠道或互聯網電商銷售。(3)與財政、稅務、海關等部門共同落實好入境游客購物退稅政策,提高入境游客購物消費水平。(4)辦好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和農村婦女手工藝編織品展。

  26.積極發展紅色旅游。系統總結十年紅色旅游發展情況,全面完成紅色旅游二期規劃。編制紅色旅游發展三期規劃。制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旅游行業標准。開展『銘記歷史,圓夢中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抗戰勝利70周年紅色旅游主題宣傳活動,開展薪火相傳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宣傳活動,舉辦紅色旅游講解大賽,組織紅色旅游進校園,舉辦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線路設計大賽,舉辦首屆革命老區紅色旅游展銷會,攝制大型紅色旅游系列記錄片《紅色地標》。推進紅色旅游國際交流與合作。對紅色旅游開發中存在的追求奢華、過度建設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七)打破地區藩籬,推進區域旅游一體化

  區域旅游一體化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順應這一規律,有利於優化旅游產業空間布局,培育新的國家旅游品牌,促進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要圍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結合旅游業發展的需要,打破行政區劃約束,構建一批發展潛力大、綜合帶動作用強、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區域。

  27.突出抓好重點區域規劃。國家旅游局將統籌編制一系列跨行政區劃的大區域、次區域旅游經濟帶規劃。2015年將配合國家三大戰略,編制『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旅游經濟帶以及浙閩贛皖、粵港澳等旅游經濟圈規劃;2016年將重點編制黃河、珠江旅游經濟帶,東北旅游經濟圈及武陵山、大別山、羅霄山、粵閩臺港澳等重點旅游經濟圈規劃。各級旅游部門也要加強本地區旅游規劃和跨行政區的重點旅游區域規劃,促進區域旅游整體發展。

  28.建設一批跨行政區的重點旅游目的地。各地要重點選擇資源富集、交通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通過加強統一規劃、建立區域協調機制、整合資源投入、建設統一品牌等手段,集中建設一批重點旅游區和重點旅游線路。

  29.創新區域旅游合作機制。要充分發揮好政府在區域合作中的先導作用,破除旅游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政策障礙,推進旅游公共服務的有機銜接,著力加強區域旅游資源合作開發、旅游產品和線路打造、旅游市場監管等方面合作,實現產業布局一體化、市場營銷一體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區域旅游目的地。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推進區域合作中的決定性作用,籌組建設跨行政區的區域旅游市場開發和投資建設聯盟,專門負責該區域的市場開發和重點旅游項目建設。

  30.深化內地與港澳臺的旅游合作。旅游交流規模大、經濟互動強、文化傳播廣、社會影響深,在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和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要推進粵港澳旅游一體化,加強粵閩港澳臺旅游產業互動,擴大內地與港澳臺旅游交流。加快推進內地與港澳旅游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調推動粵港澳游艇互聯互通先行先試,促進澳門與橫琴新區旅游業一體化發展,推動澳門和香港在『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旅游戰略中發揮旅游支點和樞紐作用,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啟動『萬名港澳臺青少年赴內地游學工程』。努力擴大兩岸人員往來規模,早日實現兩岸人員往來1000萬人次目標。完善旅游合作機制,與港澳臺旅游部門共同規范內地居民赴港澳臺旅游市場秩序。

  (八)開拓旅游外交,構建旅游對外開放新格局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旅游作為增進民間交往,促進民眾感情交流的重要載體,在國家外交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過去由於國際旅游市場規模小,使得我們很少從大外交的角度來審視我國的入出境旅游。現在每年我國近2.5億人次的入出境市場規模,已成為我們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加強與世界聯系的重要平臺,已成為新階段我國對外交往合作的重要內容。旅游行業要在國家開放新格局中,主動作為、主動發聲,服務國家整體外交、服務旅游產業發展、服務游客消費需求,努力開創旅游對外開放新局面。

  31.圍繞『一帶一路』戰略開展國際旅游合作。按照『互聯互通,旅游先通』這一總體思路,制定『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合作發展戰略規劃,把握好規劃內涵、路徑和支橕體系,增強規劃的操作性和有效性。要分別推動建立旅游部長聯席會議機制和國際旅游聯盟;整合多方資源,三年內共舉辦150多項重點合作活動。

  32.突出大國間旅游合作。深化中美旅游對話與合作,全面加強中俄旅游交流,拓展中俄紅色旅游合作新領域,推進中英、中法旅游合作。鞏固與周邊國家旅游合作,舉辦中韓、中印旅游年,推進與泰國、印尼等國家旅游合作。積極擴大與傳統友好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旅游交流合作,舉辦中墨旅游年、中國-中東歐旅游年活動。

  33.深化與目的地國家的旅游合作。要在維護游客權益、便利簽證政策、中文導游、保障游客安全等方面開闢新的工作空間。開展國際旅游友好城市結對工作,建立一套申報、篩選、結對、管理、評估的規范程序,推動國內外城市間結成國際旅游合作城市,從機制上促進旅游交流。要積極推進在駐外使館設立旅游參贊。

  34.大力開拓入境旅游市場。入境旅游是旅游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標志,也是旅游服務貿易出口的關鍵領域,抓好入境旅游責無旁貸。要塑造『人文中國』旅游新形象,實施旅游整體品牌戰略。今年要重點抓好國家層面30個國外參展促銷和50個國內重點區域旅游推廣活動。要加大推廣旅游新產品,發布『國際旅游新線路、新產品推廣名錄』。加強對港澳臺的游學品牌推廣。要采取聯合推廣新方式,除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推廣聯盟外,推動成立青藏鐵路沿線、京滬高鐵沿線、北部灣、大香格裡拉4個推廣聯盟。認真組織黃河旅游推廣聯盟等赴海外專題推廣。要高度重視港澳臺基礎市場的作用,做好港澳臺市場的梯度開發,鞏固中老年傳統客源市場,開發年輕上班族新興客源市場、培育青少年潛在客源市場。要推進出臺旅游新政策,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出臺外國人入境過境旅游便利化政策、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政策以及宣傳推廣資金支持政策。要完善國家宣傳推廣體系,開展全國旅游市場推廣示范工作,加強旅游駐外辦事處建設,擴大數量,充實職能。

  35.深化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合作。(1)推動相關國家履行中文成為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官方語言的批准程序。(2)選派各級旅游部門的優秀乾部到世界旅游組織掛職交流。(3)與世界旅游組織聯合培訓發展中國家旅游人纔。(4)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世界旅游組織規則的制定。(5)與世界旅游組織共同推出首批10個中國國際旅游示范市,增加中國旅游業在世界舞臺的話語權。

  (九)深化旅游體制改革,為旅游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改革沒有休止符。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確定的各項改革正在深入展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當前許多改革都直接或間接地關乎旅游業的發展,因此,我們既不能做只談旅游不顧其他的『井底之蛙』,也不要有『小馬拉大車』的怨婦心態。我們必須看到,旅游業發展的最大機遇蘊藏在轉方式、調結構之中,最大動力隱含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內。實踐證明,消費的大眾化凸顯了旅游業的經濟社會地位,創新發展為旅游業的再次騰飛帶來了契機,秉承人民主體的改革為旅游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我們必須把改革思維、改革措施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堅持綜合改革與專項改革並舉,體制突破和政策保障共推,發揮旅游改革對旅游發展的引領作用,為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保證。為切實抓好旅游改革工作,國家旅游局剛成立旅游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將在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領導下,推出一系列重點改革舉措。主要有以下六項:

  36.做實旅游綜合改革試點。把旅游綜合改革試點作為推進旅游改革的重要平臺。下一步試點地區要重點圍繞『三個創新』進行改革:(1)創新旅游部門統籌職能,積極探索新常態下旅游部門協調各方、整合各類資源、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體制機制。(2)創新土地、財稅、資源、金融、人纔、技術等政策支橕措施,上下結合,共同推動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今年要在推動旅游用地政策創新方面取得突破。(3)創新引導產業發展和優化行業管理的方式。適應旅游規模快速擴大、旅游矛盾日益凸顯的新形勢,積極探索做大做強旅游產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新舉措,重點要在設立旅游產業基金、旅游企業重組、搭建旅游投融資平臺、開展旅游聯合執法等方面實現突破。今年將按照這一要求,對已有的試點市縣進行評估,同時也依據這一要求,擴大一批國家級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市縣。各省區市也要全方位推進改革試點,形成全方位推進改革的工作局面。

  37.啟動旅游景區門票價格管理改革。切實保障游客合法權益和維護旅游市場秩序,建立科學有序、公開透明、相互協調、監管有力的旅游景區門票價格管理新體制。今年上半年將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西、海南、廣西7個省區市開展門票價格管理改革試點,根據試點情況,形成門票價格改革方案,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全面推廣。

  38.推動跨境旅游合作。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的要求,加強與發改委、公安部、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的合作,推動與周邊國家之間的跨境旅游合作,分步落實特殊的旅游方式和政策。

  39.主動參與滬粵津閩自貿區改革開放。主動參與上海、廣東、天津和福建自貿區建設。從優化自身管轄范圍內的旅行社、導游開放措施,推動相關部門調整和優化自貿區內的管理和政策措施,探索事中事後監管模式三個方面入手,深化自貿區框架下旅游業的改革開放。今年要重點在自貿區推動出臺郵輪旅游便利化通關等相關政策。要在世界貿易組織和雙邊及多邊自貿區框架下,依托旅游服務貿易總量不斷擴大的新優勢,推動國家整體對外開放。

  40.改革旅游行業協會的領導體制。按照改革的方向,旅游行政部門和旅游協會脫鉤是大勢所趨。但脫鉤不等於不管,『放權不等於放任自流』。旅游行政部門要主動謀劃,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指導行業協會發展的新途徑、新方式。要把行業協會監督會員作為行業管理的第一道關口,支持和鼓勵行業協會強化行業自律。要建立旅游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定期溝通機制,引導行業協會多了解會員在發展中的需求和面臨的困難,主動聽取行業協會的意見和建議,將行業協會反饋的訴求充分納入法規和政策制定之中。對目前條件下仍然需要行政機關開展評定的事項,要轉變方式,規范運作,提高實效,不宜簡單轉移給協會;對於協會開展的各種評定活動,要加強監督和規范,防止不負責任的『牌子滿天飛』。

  41.創新促進旅游管理的有效機制。旅游市場的新格局和旅游產業的新要求與旅游部門單一、弱勢的管理格局極不相稱,亟需加以改進。旅游業作為綜合性產業和規模日益擴大的市場,在客觀上越來越要求政府提供綜合協調、綜合治理的體制機制。截至目前,六個省區市及一些市縣率先進行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旅游管理機制,設立了旅游發展委員會。實踐證明,這種改革對強化和完善旅游業的統籌協調是有效、有力的,也是符合時代潮流的。為使各級領導進一步認識新常態下旅游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旅游業的轉型昇級,中組部將於今年10月在國家行政學院舉辦各省區市主管旅游工作負責同志及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省部級旅游研討班,主題是『新常態下的旅游業改革與發展』,同期舉辦省區市旅游委(局)主任(局長)研討班。各地也可結合實際舉辦各種形式的研討班,增強發展旅游業的使命感。

  今年國家將繼續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事項,我們要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推進旅游體制改革。要抓住市縣兩級『多規合一』改革,開展配套制度建設,增強市縣規劃的旅游功能。要抓住地方立法權下放到地市一級的機會,推動旅游公共服務的制度建設。同時,也要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整合政策,完善規劃,提昇服務,大力發展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

  (十)積極主動融入互聯網時代,用信息技術武裝中國旅游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同樣也深刻地改變著旅游業的運行方式。『春江水暖鴨先知』,傳統旅游企業已經深切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新興旅游企業也正在通過信息化改造傳統旅游經營模式。相對於旅游產業信息化的加速發展,旅游行政部門還基本處於『刀耕火種』、靠『人海戰術』進行管理的原始階段。時代已經變了,我們不能再『因陋就簡』、『抱殘守缺』,守著過去陳舊的管理方式不放,而應該給我們的管理『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與時俱進,主動融入信息化變革、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革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42.建立中國旅游服務門戶。以國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12301.cn)為載體,將其建立成集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文明旅游倡導、旅游企業監管、旅游市場秩序整治、旅游投訴、《全國旅游不文明記錄》、《旅游企業誠信記錄》、旅游目的地警示、旅游國際合作與交流、港澳臺旅游合作與交流等於一體的中國旅游服務門戶和綜合管理平臺。今年5月1日試運行部分功能,10月份全面運行。國家旅游局協調網絡企業建立全國旅游的大數據集成及應用平臺。鼓勵各地創新推進智慧旅游,逐步納入全國網絡。

  43.發行『中國旅游卡』。我們將與農業銀行聯合發行『中國旅游卡』,推動金融機構推出涵蓋旅游各領域的特色支付產品。通過整合全國及境外旅游消費資源,為持卡人提供景區購票折扣、網上和電話預訂優惠以及酒店、保險、購物等各類專屬優惠和服務。鼓勵各地先行先試,積極整合旅游卡,最終實現全國旅游『一卡通』。

  44.支持旅游企業信息化建設。進一步發揮旅游市場主體在信息化建設上的主體作用。推廣攜程等公司的經驗,鼓勵網絡旅游企業發展,鼓勵網絡旅游企業與傳統旅游企業融合,改造旅游經營模式;鼓勵傳統旅游企業加強信息化建設,全面提昇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45.綜合提昇旅游市場推廣信息化水平。對中國旅游海外推廣網站進行昇級。加大海外參展促銷的線上推廣,加強自媒體智能終端的APP開發及推廣。對『中國海外旅游推廣網站』進行技術昇級、內容拓展,新推韓語、日語兩個版本。加快電子宣傳品的制作和更新,做好電子版導游圖、電子版宣傳手冊。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為了做好上述各項工作,我們還必須加強基礎建設,為旅游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橕。

  46.加強旅游法規和標准化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旅游法》和《關於依法興旅、依法治旅的意見》,加快推動《出境旅游條例》的修訂,加快與《旅游法》配套的制度建設。各地旅游部門也要積極推動本地區旅游條例的修訂,抓緊推動制定《旅游法》授權地方的法律文本。開展第三批旅游標准化試點工作,健全旅游標准體系,加強標准化政策研究。

  47.構建新型旅游智庫。要堅持『五湖四海』、各盡其纔的原則,整合各方面的智力資源,加強旅游業基礎研究工作。成立中國旅游學會和中國旅游智庫,並逐步構建旅游智庫群,推動在全國旅游行業形成研究旅游的良好氛圍,為旅游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橕。各級旅游部門也要針對各自發展的實際,加強研究,把更多研究成果轉化為工作舉措。

  48.提昇旅游業創新能力。建設國家產業科技創新工程中心,組織旅游創新創意創業大賽,支持設立多種形式的中國旅游創新創意創業基金,推動建設旅游科技創新孵化園,將工程中心建成國家級科技創新工程中心。

  49.徹底結束沒有旅游數據總量分析的歷史。要『兩條腿走路』,會同統計局做好常規旅游統計工作,開展旅游業增加值核算,全面反映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同時,會同國家信息中心開展『中國旅游業綜合調查測算與運行監測評價』,建立旅游經濟運行動態監測機制。

  50.強化對旅游輿論的引導。要充分發揮引導新聞媒體輿論方面的主觀能動作用,為旅游產業健康發展和旅游市場的穩定繁榮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構建旅游新聞發布、政務網站、新媒體『三位一體』信息公開平臺,積極發揮旅游部門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和中國旅游報的主渠道作用。統籌發揮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作用,探索搭建專業旅游電視平臺。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和信息報送,提高新聞宣傳工作行政效能,提昇中國旅游業整體形象。

  51.加強旅游人纔隊伍建設。人纔是旅游事業根本所在,建設一支高素質人纔隊伍是旅游工作的當務之急。要編制全國旅游人纔中長期發展規劃。繼續實施旅游業青年專家的遴選與培養,開展旅游行業重點人纔培訓。在全國范圍內扶持一批旅游院校的旅游專業。推動旅游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實施『國家萬名旅游英纔計劃』,鼓勵企業和個人冠名,在普通院校和職業院校設置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且有志於旅游事業的學生。啟動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

  52.改進旅游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橫向協調機制——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同時,優化縱向聯動體系:國家旅游局——地方旅游委(局)。(1)國家旅游局建立征求地方旅游委(局)意見和建議的機制,每年評選優秀建議獎。(2)國家旅游局與地方旅游委(局)聯動,如編制跨行政區域的旅游規劃,組建跨行政區域的旅游協調機制和旅游推廣同盟等。(3)國家旅游局將試行對地方旅游委(局)重點業務工作進行評估,重在弘揚先進。

  同志們,我們的目標越宏偉、任務越艱巨,就越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我們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形成風清氣正、廉潔自律、誠實守信、健康文明的旅游行風。

  同志們,黨中央、國務院的殷切期望和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催人奮進。我國旅游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多方面的嚴峻挑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要勇於肩負起時代的使命,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奮力開闢新常態下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新天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我們中國旅游人的心血、智慧、汗水!

稿源: 人民網-旅游頻道 2015-01-28 13:51 編輯: 徐美虹 [打印] [進入論壇]
  相關閱讀
"美麗中國"永遠風華蓋世——對話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  2015-01-19
  精彩推薦
·北京周邊避暑勝地 北京附近的海邊自駕游攻略
·『新晉』世界文化遺產 三大土司遺址能看啥?
·聯游多個紅色景點歷史遺址 海河紅色一日游起程
·逛古堡看草原 盛夏到蔚縣過個清爽夏天
·在阿爾卑斯山遛狗!瑞士聖伯納犬博物館開狗園
·一個人的旅行 世界八大最佳獨自旅行勝地
·海島之國湯加 美如天堂的大洋洲『明珠』
  我來說兩句 【查看全部評論】
 新聞排行
南站打造傳承非遺地標街區 佔地3萬...
北京:西城利用天橋、什剎海等騰退...
濃縮運河文化 展現歷史風采
香港旅游業:未來2年訪港旅客量每年...
泰旅游業協會會長:泰國免費落地簽...
2018年全國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近2.4...
紅十字救護站5A級景區後年全覆蓋
聚焦快速增長中的森林旅游
大覺山景區李啟明出席省文化旅游投...
沈陽開通東北地區首條直飛美國洛杉...
 頭條推薦
 
受強降雨影響 多列車停運飛機停飛景區關閉
 
12名旅客上民航『黑名單』 期限一至兩年
 
打造鄉村游新業態 探京津冀首個還原主題村
 
預計到十三五末七成以上國內游客為自駕游
 
中國公民赴哈薩克斯坦團隊游將於7月中啟動
 
暑期調查:親子游、游學游、夏令營繼續火爆
 
國外手機卡可上網申請 出國游用上當地資費
 
國家旅游局推進自駕房車建設 補齊政策短板
 
圓明園西景區首開游覽車 試運營期可免費乘
 
茶淀葡萄科技園開園 基本涵蓋世界知名品種
 
 熱點專題
專訪天津閃連湯文革
2016北交會
天津5小時直飛沙巴
2016文明游拍客大賽
西青休閑旅游購物季
文明旅游在路上啟動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