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黃金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古代金器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170餘件(套)文物首次亮相京城,揭開中國古代黃金文明的面紗。
步入展廳,仿佛踏入浪漫的黃金國度。展覽甄選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珍藏的170餘件(套)金器精品,全面展示中國黃金工藝傳承3000多年的輝煌成就。首博策展人趙婧介紹,展覽以“黃金如縷,互鑒為橋”為主題,通過系統梳理黃金在歐亞草原、中原地區、青藏高原等地的生產、使用與傳播,揭示金器作為文明交流與融合的重要見證。
大多數展品為首次公開亮相。一件騎射武士形飾牌獨享展櫃,飾牌上的武士造型獨具動感:騎者纏頭巾,雙目圓瞪,嘴下有濃密的絡腮胡須,雙手拉弓欲射。趙婧介紹,這件飾牌風格可追溯到由波斯人建立的西亞薩珊王朝,“飾牌上的造型與西亞金銀器上的帝王狩獵圖像類似,騎士裝束卻為吐蕃風格,反映了當時波斯藝術發展至巔峰並傳播至中國、西歐、非洲、印度等地區。”
“作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重要館藏,這批金器不僅藝術價值極高,更承載了跨越時空的文明交流史。它們串聯起草原與農耕文明、東西方文化的交往,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重要物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說,展品類型涵蓋首飾、腰帶飾件、車馬飾、禮儀用具等,造型各異、工藝精湛。
此外,展覽還通過文物展示中國金器工藝技術的發展,從早期的錘揲、澆鑄到中後期復雜的鎏金、金珠與寶石鑲嵌,觀眾不僅能欣賞到金器的藝術之美,更能領略古代工匠的技藝與智慧。該展為免費參觀,將持續至2026年3月1日。(記者 李祺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