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增16位國家級『非遺傳人』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徐美虹 2025-03-18 14:19:00

內容提要:昨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天津共有16位代表性傳承人入選。

  昨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天津共有16位代表性傳承人入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各地申報、專家組初評、社會公示、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確定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942人。

  此次天津入選的16位代表性傳承人所覆蓋的非遺項目,包括津門法鼓(含劉園祥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河北梆子、京劇、相聲、單弦牌子曲、無極拳、登杆(大六分村登杆)、飛叉(永良飛叉)、面人(天津面塑)、劇裝戲具制作技藝(戲劇靴子制作技藝)、裝裱修復技藝(天津古籍修復技藝)、葫蘆制作技藝(天津葫蘆制作技藝)、中醫診療法(津沽髒腑推拿)、中醫傳統制劑方法(宏仁堂紫雪散傳統制作技藝)、媽祖祭典(葛沽寶輦會)。

  天津市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曹明福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天津新入選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較以往呈現4個新特點。一是入選人數比例高(推薦17人,入選16人);二是覆蓋非遺類別廣,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8類項目;三是分布區域廣,涵蓋我市10個區和4個市直單位;四是年齡結構優化,平均年齡62歲,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曹明福表示,與往屆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評選相比,今年的評選也有新變化。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評選,是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出臺後評選的第一批,評選程序規范、嚴格;增加了代表性傳承人答辯環節。

  相比往年評選,今年天津入選人數較多。曹明福說:“之前五批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選,天津共有42人入選。這次入選16人,壯大了我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隊伍,對於完善我市非遺傳承體系、增強我市非遺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我市在“非遺傳人”培養方面的優勢和不足,曹明福表示:“《天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出臺較早,對傳承人的管理比較規范;國家級、市級、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梯隊整體較好;天津大學設立了我國第一個非遺碩士學位點,但有些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傳承人老齡化問題突出,非遺人纔培養的模式相對單一。”(記者 張帆 劉桂芳)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