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桂林行】桂林:打造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典范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廣西新聞網 作者: 編輯:徐美虹 2021-04-28 17:02:41

內容提要:『桂林山水甲天下,真的名不虛傳!』4月20日,『建黨百年·2021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文旅桂林行」』采訪團來到漓江風景名勝區,乘船游覽百裡漓江、百裡畫廊,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古朴田園……江上的一切都透著幾分朦朧,宛如打開一幅幅奇妙山水畫卷,記者們真正體會了『船在江中走,人在畫中游』的絕美仙境,紛紛拿出自己的相機和手機,拍下兩岸的美景,為漓江點贊。
漓江景區一角。河北新聞網記者 杜船 攝
漓江景區興坪段。南海網記者 吳耿 攝
漓江景區一角。青島新聞網記者 鞏合生 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的名不虛傳!”4月20日,“建黨百年·2021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文旅桂林行’”采訪團來到漓江風景名勝區,乘船游覽百裡漓江、百裡畫廊,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古朴田園……江上的一切都透著幾分朦朧,宛如打開一幅幅奇妙山水畫卷,記者們真正體會了“船在江中走,人在畫中游”的絕美仙境,紛紛拿出自己的相機和手機,拍下兩岸的美景,為漓江點贊。

  春季是漓江最美的季節,春天的煙雨漓江,久負盛名。站在船上,憑欄眺望,在煙雨蒙蒙中欣賞漓江美景,江面上浮著一層輕紗般的白蒙蒙煙霧,朦朧含蓄的漓江山水,美得讓人心悸。

  高起點規劃保護漓江生態

  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對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進行“整體統籌、系統推進、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系統修復和治理,把漓江保護治理作為生態立市戰略的重中之重,通過高起點的科學規劃來統籌推進漓江生態保護和城市建設、產業發展。

  “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優越的漓江生態環境引擎全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厚植生態底色中努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推進工業振興和鄉村振興。”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推進園區生態化改造、企業綠色化生產、淘汰落後產能,構建了高端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了“三大產業園區、四大工業重點縣、五個生態功能區縣”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打造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生態食品等八大新型產業集群,為該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重拳“治亂”保護漓江生態環境

  桂林市通過對漓江城市段洲島、沿岸魚餐館及違法搭建全部拆除並進行生態修復,160多艘住家船得到全面清理,妥善上岸安置112戶;漓江上游違規采砂船全部炸毀,漓江河道挖砂問題得到根本性遏制,修復非法采砂點近90萬平方米;關停漓江沿岸家禽養殖場1120家,徹底清理整治漓江、桃花江、青獅潭水庫等重點水域網箱養魚;漓江排筏從5000多張壓縮至1210張,“黑船”“黑筏”全部銷毀;投入近8億元,重點對漓江流域農村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沿岸城鎮和鄉村污垃處理設施逐步完善,受益人口達148.4萬人。

  “通過大力實施‘淨水、補水、引水’工程,全面提昇漓江水質、全力確保漓江水量。投入40多億元實施污水治理及系統控源截污工程,2016年完成城市段污水集中治理,2017年向市區周邊及漓江支流推進,漓江乾流得到徹底整治,漓江水環境質量改善提昇明顯。”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說,桂林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從2012年的90.5%提高到2019年的99%以上,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100%,漓江乾流水質常年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標准。

  “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漓江生態景觀修復和綜合治理有力促進了桂林旅游國際化、品牌化、智慧化、標准化水平的提昇和高質量發展。桂林市統籌實施重大文旅項目,引進融創文化旅游城、桂林千古情、陽朔三千漓等一大批高端文化旅游項目落戶漓江之畔,構建了集生態保護、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於一體的旅游發展新模式。

  據介紹,2012年至2019年,桂林市接待旅游總人數由3292萬人次提昇至1.38億人次,旅游總消費由276億元提昇至1874億元,人均旅游消費從841元增長到1358元,分別增長約319%、578%和61.5%。陽朔縣興坪鎮接待中外游客從不到200萬人次增長到4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由不到3億元增長到5.85億元,分別增長超過125%和95%以上。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